武汉氯化钙,片碱,活性炭,硝酸,武汉氨水是武汉鑫汉城化工科技有限公司的主营产品,批发价格实惠。

武汉硝酸厂家

体氯化钙含量30%

联系我们

武汉鑫汉城化工科技有限公司
联系人:余经理
电话:13396078982
地址:湖北省武汉宏图大道武汉客厅F栋909

食品添加剂

聚乙烯醇

信息来源:http://www.whxhchg.cn/ 作者:武汉硝酸批发 发布时间:2025-01-03 11:35

鑫汉城透明商标.png

聚乙烯醇(Polyvinyl Alcohol,简称PVA)是一种重要的高分子材料,因其独特的物理化学性质而在多个领域中发挥着重要作用。以下是对聚乙烯醇的详细产品介绍:

一、基本信息

  • 化学式:[C2H4O]n

  • 分子量:根据聚合度的不同而变化,一般在5000~200000之间

  • 外观:白色片状、絮状或粉末状固体

  • 密度:1.19~1.31g/cm³

  • 熔点:212~267℃

  • 沸点:约为340℃

  • 毒性:无毒

二、物理性质

  • 溶解性:聚乙烯醇粉末能溶解于水中,但溶解性受醇解度和温度的影响。醇解度小于95%的聚乙烯醇树脂能溶解在常温水中,而醇解度大于99.5%的聚乙烯醇树脂则只能溶解在95℃以上的热水中。此外,聚乙烯醇也可溶于热的含羟基溶剂如甘油、苯酚等,但不溶于甲醇、苯、丙酮、汽油等一般有机溶剂。

  • 热稳定性:聚乙烯醇受热时会软化,在40℃以下没有明显变化。其玻璃化温度为75~85℃,加热至100℃以上会慢慢变色、脆化。160℃以上长时间加热会逐渐着色,脱水醚化,失去溶解性;220℃以上时则发生分解,生成水、乙酸、乙醛和丁烯醛;超过250℃变成含有共轭双键的聚合物。

  • 成膜性:由于聚乙烯醇分子之间的高粘着性,它易成膜。形成的薄膜无色透明,具有良好的机械强度,表面光洁而不发粘,耐溶性好。分子膜透光性好、透湿率高、不带电、不吸尘,且印刷性好。

  • 贮藏稳定性:聚乙烯醇属低粘度的聚合物,其水溶液在常温下很稳定,不会变质。

三、化学性质

  • 醇解反应:聚乙烯醇是由醋酸乙烯经聚合反应生成聚醋酸乙烯,然后聚醋酸乙烯在不同碱量作用下,皂化得醇解度不同的聚乙烯醇。

  • 强酸中降解:聚乙烯醇在强酸中会降解。

  • 弱酸弱碱中软化或溶解:聚乙烯醇在弱酸和弱碱中会软化或溶解。

  • 燃烧与爆炸:聚乙烯醇与强氧化剂接触能引起燃烧和爆炸,粉尘与空气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。

四、生产工艺

聚乙烯醇的生产工艺主要分为三类:石油乙烯法、天然气乙炔法和电石乙炔法。60年代以前,世界各国主要采用电石乙炔法;50年代后期开始采用天然气乙炔法;70年代以后,由于石油化工的迅速发展,生产聚乙烯醇的原料路线从电石乙炔路线转向石油乙烯路线。

五、应用领域

聚乙烯醇的应用领域非常广泛,主要包括:

  • 包装材料:聚乙烯醇可以形成具有良好阻隔性的薄膜,用于食品和医药包装,有效隔绝水分和气体,保护内部产品的新鲜和安全。

  • 纺织品:在纺织行业,聚乙烯醇被用作纺织浆料,提高纤维的强度和光泽,同时也可以作为维尼纶纤维的原料,制成高强度、高模量、耐磨、耐腐蚀的合成纤维。

  • 纸张处理:聚乙烯醇可以作为纸张的涂层或添加剂,提高纸张的光滑度、亮度、耐水性和耐油性,使其适用于更多的应用场合。

  • 建筑材料:在建筑行业中,聚乙烯醇被用作胶粘剂和添加剂,提高混凝土和砂浆的强度和耐水性。此外,还可以制成PVA膜,这是一种可降解的环保材料,用于农业覆盖物、水溶性包装袋、水溶性缝合线等。

  • 医疗领域:在医学上,聚乙烯醇被用于生产各种生物材料,如药物载体和伤口敷料。它的生物相容性使得它在这些领域表现出色。此外,还可以作为眼科材料、人工关节等。

  • 食品工业:作为食品添加剂,可以提高食品的稳定性、粘度和保水性,用于冰淇淋、果冻、果酱等食品的制作。

  • 其他领域:聚乙烯醇还可以用于制备感光胶和耐苯类溶剂的密封胶,作为脱模剂、分散剂等。

六、注意事项

  • 聚乙烯醇虽然不易燃,但在高温或强氧化剂的作用下,可能发生分解、燃烧或爆炸。因此,应避免与明火、高温、火花、静电等接触,防止引起火灾。

  • 避免与强氧化剂、食用化学品等混装或混运,防止发生危险反应。

  • 储存在阴凉、干燥、通风良好的地方,远离热源和火源,防止受潮或受热。

  • 在使用聚乙烯醇时,应佩戴适当的防护用具,如手套、口罩、眼镜等,避免吸入或接触皮肤和眼睛。如不慎接触皮肤或眼睛,应立即用清水冲洗,并寻求医疗救助。



  咨询热线:13429802668余

  公司座机:027-83522865

  公司地址:宏图大道武汉客厅F栋909

  公司邮箱:whjchg1993@163.com



上一篇: 碳酸钾

下一篇: 碳酸氢铵

返回列表